为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深化对“保家卫国与和平坚守”的时代理解,10月20日,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一场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观影活动——观看抗美援朝题材影片《志愿军:浴血和平》,在沉浸式光影体验中回溯英雄岁月,接受精神淬炼。

作为《志愿军》三部曲收官之作,影片以抗美援朝“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历史脉络为轴,用细腻笔触勾勒出精神丰碑的深层肌理: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在焦土上坚守坑道,用冻裂的手指攥紧枪杆,诠释着“宁死不屈”的钢铁意志;板门店谈判桌前,我方代表以“有理有据、寸土不让”的坚定立场,展现着大国脊梁的民族尊严。姚庆祥严守“不开第一枪”纪律时的坚毅眼神,林月明用石块拼出和平鸽时的温柔期盼,更将“战争为了和平,牺牲为了未来”的深刻命题具象化,让“和平从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用鲜血与生命捍卫的成果”这一真理直抵人心。

观影现场,同学们被志愿军“以血肉之躯捍尊严”的壮举深深震撼,每一个牺牲场景都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先烈精神的厚重。映后的交流学习中,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文化传播与艺术领域的青年党员,要将英雄精神融入专业实践——用笔墨记录时代、用艺术传承信仰,让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此次观影活动以光影为媒介,将红色观影与党性教育、学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再现抗美援朝历史场景深化党性教育,为青年党员筑牢理想根基、注入红色精神力量,同时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标杆,带动优良学风养成,实现了思想引领与学风建设的双向赋能。

Ø 同学观后感:
观看了电影《志愿军》,我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洗礼。每一个场景都昭示着“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在最残酷战场上的集中体现。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不可动摇的信仰。“和平为何如此珍贵?只因它由鲜血凝成。”通过这部电影,我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党课。先辈们用他们的“浴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并为之创造更大的价值,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影片中志愿军将士们所展现出的崇高精神、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对“共产党员”这四个字所承载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
——2022级表演 张怡兰
观看《志愿军3》让我知道战场上不单单只有战士们在作战,谈判桌的唇枪舌剑与上甘岭的炮火硝烟,从来都是同一场战斗。
姚排长在中立区坚守规则,用生命捍卫谈判底线 ;黄继光扑向碉堡时,眼神里的决绝比任何配乐都震撼:谈判室外,李晓们连夜核对数据,也要守住尊严。我知道了,和平从不是谈出来的,是战士的血肉与外交官的风骨共同筑成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一名党员,我懂得:我们的书桌就是战场,认真钻研专业、守护当下安稳,就是对“最可爱的人”最好的回应。这份和平,我们必须接住、守好。
——2022级视传视觉传达设计 陈子昂
两个多小时,翻过历史书上多少页多少行,有多少人的名字被记住,还有多少在等待名字。
沉浸在那段历史中我沉浸在那段历史中,我本来预期是熟知历史熟悉的演绎,但所谓民族记忆与情绪,或许怎样的描摹都不够。所以全神贯注的看完之后哭了很多,也问了很多新的问题,松骨峰在哪里?上甘岭又在哪里?我是否有机会去那一群最可爱的人战斗过的地方,和他们说说我现在的生活。又想到,我身边也有长辈曾经参与过抗美援朝,那时的他还小,或许比我还小,迎来了胜利,迎来了新时代,也迎来了一片可以自给自足的菜地。
走出影院,和路过的同志们挥手告别,看孩子们牵着大人的手,拿着糖葫芦,看爷爷奶奶们提着瓜果蔬菜往家的方向;往来的车流,闯入我思绪的快递小哥,打闹着把冻僵的手塞进同事衣领的保安们,太阳快落山了,北京也入秋了,现在哭的眼泪,也变得凉凉的。
在战时,他们用自己的意志战胜了钢铁战胜了不可能,那在和平的时候,我们又能用什么样的意志战胜些什么呢?享受、热爱、感恩,保持善意,保持真诚,在成为想成为的自己途中,去相信去点亮更多的星星之火吧。
虽然我无法成为他们,但我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为人民服务,为更多人更好地生活而奋斗终身。
——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 祝佳月
当银幕上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身躯,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碉堡的枪眼时,那一瞬间,英雄不再是教科书上抽象的词语,而是一个鲜活生命用最后力气写下的答案——为了身后的祖国与同胞,他甘愿化作最坚固的盾牌,用血肉之躯挡住炮火,为部队冲锋撕开缺口。
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和平,从来不是岁月静好的馈赠,而是无数个“黄继光”在黑暗中负重前行、用生命换来的光明。他们倒下的地方,长出了我们今天的山河无恙;他们未完成的期待,成了我们这代人守护家国、奋勇向前的动力。如今再看这一幕,眼眶发热的同时更懂:铭记他们,不仅是缅怀过去,更是要接过那份“不畏强敌、向死而生”的精神,在平凡的日子里,也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捍卫的一切。
——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 胡馨
《志愿军》第三部以震撼的战场画卷,再次将观众带回那个铁血峥嵘的年代。影片不仅延续了前作的宏大叙事与激烈战争场面,更在人物刻画与情感深度上精雕细琢。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符号化的英雄,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会恐惧也会思念的年轻战士,他们的家国情怀在炮火中淬炼得无比纯粹。
最触动我的,是影片对“牺牲”意义的升华——它不仅是气壮山河的壮举,更是无数平凡战士用青春与生命写就的沉默史诗。当镜头掠过那些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的面庞,深刻体会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堂穿越时空的历史课,提醒着我们铭记、致敬与传承。
——2023级服装与服饰设计 马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