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 > 正文

课程思政|社会工作学院召开本科生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11-04 发布者:社会工作学院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院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10月21日上午,社会工作学院在主楼344会议召开了本科生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李敏教授、副院长李芳英副教授、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及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冰副教授参会指导,共同探讨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专业、家政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会议由李芳英副教授主持。

 

首先,韩冰老师进行了经验分享。她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及实施途径三方面进行介绍。她重点从三个逻辑维度阐述了如何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一是从知识逻辑出发,紧密结合社会工作、社会学、家政学专业课程本身的知识体系和育人目标,寻找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自然契合点;二是从历史逻辑出发,深入梳理学科发展史,挖掘专业工作者在服务社会、推动进步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职业操守、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以史育人;三是从实践与需求逻辑出发,立足专业对应的职业需求、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现实需要,将国家战略、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要素有机融入教学实践。韩老师的讲解为老师们系统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方法论支持。

 

在随后的交流研讨环节,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刘焱老师从性别和家庭特色、专业实践、案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社会学专业负责人王菲老师结合所开设课程《社会学概论》进行了经验分享;家政学专业王津捷老师重点介绍了家政学的课程体系及相关的课程思政思考。

与会教师畅所欲言,围绕如何更好地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结合自己所授课程交流了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经验,也提出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挑战。针对老师们提出的诸如如何强化学生价值引导、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引导实习机构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塑造等问题和困惑,韩冰老师进行了认真解答,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最后,李敏院长作总结发言。她对韩冰老师的指导和老师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强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持续探索“润物细无声”式的课程思政融入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次课程思政研讨会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有效促进了社会工作学院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与把握,为后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